骥服盐车网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的儿童基本问题

(1)心理学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发展复习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

(2)心理学诞生的理论标志: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自考资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儿童诞生。

(3)心理学面临的发展复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人。无论把心理学当做自然科学来看待还是理论当做社会科学来看待,任何一个学派运用任何一种方法,自考资料都只能在有限的儿童范围内揭示有限的规律和作出有限的贡献,“心理学有必须承认的发展复习一个事实,即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范式能包容人类行为的理论广阔范围和全部复杂性”。

2、自考资料什么是儿童发展

(1)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就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是发展复习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发展还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制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指导研究

(1)理论还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

(2)理论不仅能促进研究者新的观察,而且还能促进我们重新考察那些早已脍炙人口而反遭忽略的变量。

(3)事实上,每一个研究者总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从假设起步的,而假设必定来自于一定的理论。

4、发展理论的主题

(1)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在机械轮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它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该思想起源于莱布尼茨。

(2)量变与质变: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逻辑的结果是认为心理的我发展只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

(3)遗传与环境(或成成熟与学习):关于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他在分析发展的因素时指出了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的各自作用,成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

5、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一切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构建理论。

高频考题

1、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 )

A:模糊性 B:不确定性

C:真实性 D:可逆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故选B。

2、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内部变化 B:外部环境

C:内在机制 D:遗传基因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量变与质变这一知识点,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故选B。

第二章 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1、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

在心理学界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1)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具有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物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决定论);

(2)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处的环境、教育、社会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环境决定论)。

2、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

在遗传与环境作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

3、发展的性质

格塞尔认为,儿童的生理熟表现为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不同水平之间的行为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表现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变化。

格塞尔认为,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性的变化,结构性的变化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4、发展的原则

(1)发展方向的原则。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表现为:1)由上而下,例如:新生儿的头部发展较脚部发展要早。2) 由中心向边缘,3)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2)相互交织的原则。 人体的结构和动作是相互对称的,对称的两边需要均衡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有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阶段又会以另一方面占优势,如左右手的交替使用,使两只手达到均衡互补。通过相互交织,达到相互平衡,最终把发展引向整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尽管发展平衡,但最终会有一边占优势。

(4)个体成熟的原则。这是格塞尔理论的核心原则,即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尚未成熟之前,有一个准备的状态。这个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机制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格塞尔理论中,准备,是一个解释学习的关键概念。

(5)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它是波浪起伏的,有自身发展的节奏,如发展的步伐有时较快,有时较慢;有时是前进,有时表现为倒退。

5、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1)所谓的行为模式,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的情境的特定反应。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2)格塞尔把诊断的范围确定在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四个方面。

(3)在格塞尔和他的同仁们看来,个别差异主要是量上的差异而不是质上的差异,因为决定质的关键因素是成熟,而成熟对于所有儿童来说是一个受基因控制的普遍的自然法则。

6、格塞尔发展量表

格塞尔发展量表是当时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资料最翔实、影响最深远的测量工具。它的问世,带动了一大批婴儿测验的编制,也极大的推动了早期儿童的研究工作。

7、全面理解成熟理论,积极进行文化传递

(1)第一,它有适应作用;(2)第二,它有准备作用;(3)第三,它有可塑作用。

高频考题

1、“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不包括( )

A:适应作用 B:准备作用

C:加速作用 D:可塑作用

答案:C

2、根据格塞尔的观点,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A:√ B:×

答案:选项:A论述:格赛尔认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行为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

第三章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1、什么是行为主义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该理论后来被斯金纳和班杜拉发展成新行为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发展。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2)刺激与反应:华生认为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组织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刺激;刺激必然属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3)人的反应分为:1)明显的遗传反应,如抓握、吸吮;2)潜在的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的分泌;3)明显的习惯反应,如打球、游戏;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

2、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思维划分为三类:(1)习惯的思维。(2)无声的思维。(3)计划性的思维。

3、行为主义的情绪

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1)惧。(2)怒。(3)爱。

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情绪是以后在环境中发展为习得情绪的基础,而导致情绪发展的机制便是条件反射。

4、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

(1)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

(2)第二类是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地发出的行为。

5、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1)强化: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2)强化的分类:

1)强化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①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

②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一部分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

2)强化可以分为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

①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

②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

3)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①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②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个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

6、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1)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2)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3)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

7、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1)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班杜拉把它定义为“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2)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的普遍过程。包括: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复现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

8、社会学习的研究
(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理论对攻击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释性。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运动,就会得到成年人的鼓励。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不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人、骂人、破坏财产等,就会受到制止、批评,甚至惩罚。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他会增强模仿。
(2)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班杜拉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力。第二,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但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第三,接触或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另外,攻击性行力的观察学习还受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

(3)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

9、积极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基于此原理,良好行为的建立也就应该运用强化的原理,激励儿童逐步学习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

(2)奖励是教给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什么是适宜行为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

(3)强化物有以下几种: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

10、利用消退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1)消退的概念:所谓消退,与强化的作用正好相反,指的是撤销促使某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2)强化与消退的区别与联系:强化与消退都是基于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但前者是试图增加某行为出现的概率,而后者则是试图减少某行为出现的概率,不论强化还是消退,都以改变行为出现概率为主旨。

(3)消退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操作性行为的强化物事件,然后逐渐减少或取消强化物事件,以减少该操作行为的出现概率。

高频考题

1、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 )

A:社区文化 B:信息传播工具

C:家庭成员攻击性 D:学校教育

答案:C

2、以下不属于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是( )

A:小步前进 B:难度递减

C:主动参加 D:及时反馈

答案:B

第四章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1、本能与力比多

(1)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就是借这个力量以达到其目的的。力比多是游离不定和不可摧毁的。

(2)所谓性生活的倒错,实质上是性生活的幼稚病。力比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人格的发展是一致的。

本能与力比多,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是本能。

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停滞和退化两个危机。

2、人格的结构

(1)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已经处于两者之间的前意识。

(2)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新的人格结构:1)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2)自我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3)超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

3、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在儿童心理性欲的发展中相继成为兴奋中心,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期的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青春期(11—13岁)

4、儿童的焦虑

焦虑的分类:弗洛伊德提到了3种焦虑: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和道德的焦虑

儿童焦虑的来源:1)儿童焦虑倾向来自遗传。 2)儿童焦虑的根源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发泄。

5、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精神分析法的三个要点: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暗示和移情。

6、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
(1)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早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经历与后期感到受虐待的倾向有某种直接联系。
(2)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的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是开始了某种性格结构的发展。一个人的性格结构越不稳定,就呈现出焦虑、消沉或其他病症。

7、基本焦虑与防御机制

(1)霍妮指出,人的自我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2)霍妮,将无意识的方法归类于:盲点作用、分隔作用、合理化作用、过分自控、自以为是、捉摸不定和犬儒主义。

8、自我与同一性
(1)埃里克森认为,真正的同一性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2)相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存在着个人同一性与集体同一性;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角度看,可分为自身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

9、同一性渐成的发展阶段

(1)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或称同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成人早期(18-2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人期(25-50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主务要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 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该阶段主要为获得完美感和避免失望、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开拓了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围

(1)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童年经验对个体人格发展和情绪健康的重要性。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儿童自我的重要机能,具有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幼儿园教学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遵循快乐原则,自由选择、自愿参与,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在游戏中能感受不同内容、规则,体验游戏的自然结果,从而帮助儿童控制情绪、疏导压力,积累互动经验,不断平衡内心欲望和外部规则。
(2)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不能忽视儿童的生理需要,并强调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3)精神分析学说重视经验和体验,生动快乐,快乐充实而有安全感的童年对人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高频考题

1、简述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贡献。

答案:(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开拓了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围,强调潜意识在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动了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认为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阶段:个体的发展包含在性欲心理的阶段之中。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方法极大的丰富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如自由联想、精神分析的暗示法和移情法。

2、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的人格结构部分是( )

A:自我 B:超我

C:本能 D:本我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人格的结构,(3)超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

第五章 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1、认知结构及其机能

(1)智慧的同化与顺化:1)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接纳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之中,叫作智慧的同化。2)改变原有的结构以便接纳新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叫作智慧的顺化。

2、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3、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反射性动作,本身并不具有智慧性质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再内化为具有可逆性的动作——运算,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1)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
儿童的出生带来了先天的反射能力。皮亚杰只对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感兴趣。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使儿童获得动作逻辑——一种实践的智慧。形成感知运动智慧的行动是可以重复的,而且是可以概括的。
(2)动作的内化
经历了感知运动智慧的发展,儿童的动作越来越内化,逐渐产生了智力活动的内部形式。这时儿童有了借助表象进行思维的可能,我们称之为表象性思维。表象的形成,使儿童的动作可以离开对具体客体的直接操作,而移到头脑内部来进行,因而表象性思维比感知运动智慧祥沒大的灵活性,因此,表象性思维使儿童的思维开始离开实物,摆脱对当前情境的依赖性,因而变得较灵活、较广阔、较丰富。表象性思维的工具是表象。
(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一一运算
简而言之,运算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不是孤立的时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只能算作直觉表象,不能算作运,运算总是随着同类运算总体的变化而形成的

4、阶段论与平衡化

(1)特征:1)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2)阶段的整合性。3)阶段的双重性。

(2)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四方面,即成熟、物理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5、学习与发展
(1)皮亚杰十分重视早期教育,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是促进认知的发展。而促进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让儿童主动活动。
(2)皮亚杰指出教育包含着两个因素,一是成长中的个人,二是传递社会的、理智的和道德的价值。
(3)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发现和创造的可能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不要脱离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为儿童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儿童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困难。
(4)童年期的创造力集中地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之中。儿童一方面在游戏中把现实同化到活动本身之中,另一方面努力在游戏与实际工作中自发地交换,以达到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

6、充分认识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

皮亚杰在分析婴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认为: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会将自己的脚当作玩具、会吸吮自己的手指。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不断与周围的客体世界接触,他先感觉到自已身体的存在,形成以自己身体为轴心的自我中心。到了满2岁时,他不仅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还意识到自己的衣服与用品是自己的,进一步还意识到周围他所喜欢的玩具与物品也是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维是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自我与他人,而表现出的正常行为。

7、正确看待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1)从发生的起源上看,思维是从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中抽绎出来的,而语言产生于经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

(2)就个体发展来说,不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是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过多看重语言的作用,而忽略了思维的发展。

高频考题

1、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松紧带、弹簧、乒乓球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弹性的特征。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了弹性的概念,接着引导幼儿区分弹性材料。幼儿甲说:“乒乓球也有弹性。”幼儿乙立刻反驳道:“乒乓球没有弹性。”乒乓球到底有没有弹性呢?教师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教师解释道,因为乒乓球弹起来时并未改变形状,所以乒乓球没有弹性,可幼儿甲坚持说乒乓球能弹那么高,肯定有弹性。

请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并提出建议。

答案:(1)案例中呈现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探索弹性的特征,据此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儿童体验,以期望儿童能在探索过程中了解弹性的特征,在活动中幼儿对“兵乓球是否有弹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表现出幼儿对弹性概念的不理解,这表明该概念已超越了幼儿的认识水平,因此效果不佳。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在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上与成人有差异,因此学习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
(3)教师应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4)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儿童通过“做中学”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科学活动应以探究有趣的现象和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目标和内容,儿童掌握的是前科学概念,而该案例中的“弹性特征”需要儿童了解球的材质、硬度、重量和击球时的用力程度、不同的击球点、空气湿度等,然而这对于幼儿而言显得过于复杂,远远超越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这可能挫伤孩子的自信和影响其后继性学习。

2、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纳入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之中的心理过程是( )

A:同化 B:顺化

C:适应 D:平衡

答案:A

第六章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观

(1)心理机能分为两类:1)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2)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

(2)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所有这些高级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的参与。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概念形成的过程

(1)概念含混时期:儿童依据知觉或动作与表象相互连结成的一个混合形象对一堆物体进行分类,结果是这一堆物体的关系表面上有联系而实际上缺乏内在基础。

(2)复合思维时期:这时期的思维包括各种各样的类型,它们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导致儿童的全部经验的调整和系统化。

(3)概念思维时期:当儿童能冲破情境、特征的具体联系而将—些个别特征抽象化并在新的基础上将这些特征重新连结起来后,便形成了真正的概念。儿童的思维便进入了第三阶段:概念思维时期。形成真正概念的决定性作用是词语。儿童借助于词语将抽象的特征符号化。

(4)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儿童的日常概念的发展起始于具体性和经验的范围,并进一步向概念的高级特性——认识性和随意性发展,而科学概念则是在认识性和随意性的范围里开始并继续向上延伸到个人经验和具体性范围。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学校教学是发展的源泉。”

(2)维果获基的这一基本观点,是针对当时流行的三种发展观而提出的:1)第一种发展现认为儿童的发展不依赖于教学过程。2)第二种发展观认为教学就是发展。3)第三种发展观是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以二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为基础的。一方面,成熟直接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发展,而不依赖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系列的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本身同样也被理解为是一种发展过程。

这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格式塔学派的考夫卡。

(3)为了解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4)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1)第一种就是儿童现实发展水平。2)第二种就是最近发展区。

(5)学校各学科的教育对心理过程的引发表现在以下3个事实上:1)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基础具有相当大的共同性;2)教学对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3)学科教学可加强各项心理功能的相互依存和联系,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学龄期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成果。

(6)维果茨基对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所作的结论是:“对于最大限度地依靠认识机能和随意机能的学科,学龄期是教学的最佳时期,或者是敏感期。这些科目的教学也保证了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最优条件。”

(7)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通过学前教育,实现学习的转变,发展儿童的心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口,维果茨基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学习的最佳期限。

4、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1)教育就是要促进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2)好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3)重视内化,就是重视发展。

高频考题

1、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师工作的启示。

答案:(1)教学的可能性决定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2)教师应该清楚了解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各类问题,才能使他们的教学超前于学生发展并引导发展。(3)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该理论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知道运用中介的帮助便能使儿童达到最高的发展水平。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儿童现实发展水平 B:儿童独立达到的水平

C: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D:儿童现实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答案:D

第七章 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1、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知度的意思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2、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1)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来越高,儿童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关系。
(2)儿童的注意变得越来越灵活。儿童学会在两种不同的知觉方式中确定一个更有效的方式。
(3)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越来越明显。随着儿童经验的增加,他们对事件发生具有初步的

(4)儿童的注意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3、关键期

(1)关键期,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伦兹193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

(2)印刻现象是不可拟的,它只发生于关键期内。

(3)弗洛伊德及许多早期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早期经验对于常人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说发育关键期是相互支持的。所有的主张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也都认为在这一特定阶段中儿童对某一经验特别敏感。

(4)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人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具有灵活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灵巧的动作功能,具有抽象的符号系统,具有交流信息和情感的语言系统,具有覆盖全部生活的社会系统,因此,人类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高度灵活性和变通性。关于关键期,尤其是人类的关键期,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并且慎重使用的概念。

(4)联结:指婴儿与稳定的养育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很早就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结,这种情感上联结的质量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1)依恋行为: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依恋一旦形成,婴儿会以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系统保持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联系。

(2)依恋发展的阶段:1)“不分依恋对象导向和信息”阶段(无分化阶段)。2)“指向一个对象已分化的导向和信息”阶段(低分化阶段)。3)“运用运动和信号同已识别的对象保持亲近”的阶段(依恋形成阶段)。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3)影响依恋的因素: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 ;2)母亲的照看方式 ;3)照看环境。

(4)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拒绝。

5、对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为认识社会文化层次的适应和比较提供全程的新视角,适应是习性学理论的核心。

6、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主动性

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对我们幼儿教育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努力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主动性。

7、利用依恋理论,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

3岁前是儿童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亲子依恋影响到以后的师生依恋、同伴依恋。

高频考题

1、习性学的核心是( )

A:敏感期 B:关键期

C:依恋 D:适应

答案:D

2、爱因斯沃斯认为,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

A:拒绝 B:敏感

C:合作 D:冷漠

答案: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骥服盐车网 »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